返回首页前一篇文章
走四方→吴泽宁:异乡中联人



异乡中联人

文/吴泽宁
 

    翻开日历表,在中联已经工作了近10个年头了,时间就像流水一般从我们指尖悄悄滑走。这些年对于每位中联人来说,都应该有不同的感触,对于我这个几经辗转,身在异乡的人来说,更有不一样的际遇和触动。首先感谢“今日中联”内刊“走四方”栏目组的邀请,给大家分享我在中联的异乡人生路。提笔间,有太多事情在脑海里穿梭,有太多的故事要讲,但似乎不知从何说起,事情虽然平淡,但却折射出我在中联五彩的岁月!


结识中联

    2005年6月,大学刚毕业,在成都西大街人才市场的一次现场招聘会上,我结识了中联,当时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这个公司很实在,听到主考官介绍公司工作氛围轻松,对领导可以跟哥们一样直呼其名。它吸引了我加入中联。
 
    其他同学大都向往着去沿海城市那样的繁华胜地发展,而我恰恰相反。俗话说“少不入川,往不离蜀”,我选择从沿海城市来到内地工作,在当时,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

    我的家乡在福建,一个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革命老区——闽西农村。父辈们都是农民,故乡那淳朴乡的情和浓郁的客家文化使我留恋不已。我的父母没什么文化,他们对我并没有太高的期望,用我妈的话说就是“培养你读书,只要以后比种田好就行!”我还年轻,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好好干,慢慢积累,有朝一日,一定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所以在外这么多年,家里人一直都很支持!

    就这样在成都公司,一干就是4年,整个服务部当时的氛围很好,大家都互相帮助提高,虽然工资不高,但干得很开心,很卖力!

成都中联的记忆

    刚进公司第二周,就被安排到雅安市合江镇卫生院实施。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内心充满憧憬和好奇。到项目上才知道,那个地方是个落后的偏远小镇,医院规模小,院长主管信息化,计算机方面什么也不懂,包括硬件设备采购等,都由我陪他去做。由于刚进公司,没什么经验,碰到问题只能寻求同事的帮助,加上医院不能上外网,对外技术联络非常麻烦,只能电话遥控。当时觉得,做HIS项目实施真不容易,什么事情都要懂、都要做。更受不了的是,当地街上没有旅馆,开始没有安排好住宿,刚好院长夫人又不在,院长就让我跟他挤了两个晚上(想想当时也怪不好意思的),后来收拾了一间干净点的病房给我住。

    说来也巧,在成都公司这么多年,前后经历了不少项目,第一个实施项目在雅安,最后一个也在雅安,给我在成都的工作画了个完整的句号。2008年7月,汶川地震结束后不久,成都公司迎来了截至当时的第一个百万级大单——石棉县人民医院HIS项目。这在当时对成都公司乃至整个中联来说,都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一个县医院破百万了,这是个鼓舞人心的项目,由我和宋献平两人负责实施。

    在这个项目期间,曾经思考过,远离亲属,常年在外漂泊的生活,当时我已经有女朋友(现在的老婆),在成都上班,幸运的是她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是由于我长期在外,难免忽视对她的照顾,同时还冒着一定的风险。项目地处地震重灾区,当时雅安到石棉还没通高速,只能走老路,要经过蜿蜒陡峭的篱笆山,颠簸一天才能到医院。路途地势险峻,公路是围着大渡河走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下山崖和大渡河。但我还是坚持我的信念,这点苦都不能吃,将来怎么做更多的事情。只希望石棉这个项目是我人生成长的垫脚石!

    这是个全模块项目,医院非常重视,大院长也非常支持,通过实施团队的努力,以及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整个项目控制得较好,并且做成了样板用户,我们也得到了医院极大的认可和表扬。这个项目,对我来说,不论是技术还是项目管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是我中联生涯的一次里程碑!

    进公司快一年了,没过ZLCE一级,向黄老大发邮件申请加薪。虽然黄老大不懂技术,但是他很认真的给我回了一封很长的邮件,帮助我分析问题,为我指明方向。黄老大的举动让我深感诧异,公司老总也不是想象的那样官架子,能够重视一线人员的诉求,愿意通过不同方式帮你解决问题,让我倍感欣慰!从那以后,我明白,你要想得到更高的报酬,首先必须具备合格的能力。我们是靠技术吃饭的,没有其他方面资源和优势,在外拼搏全靠自己的双手,只有勤勤恳恳,往更高的技术水平迈进,才能有更高的回报。

    接下来的2年内,在同事们的帮助下,自己也不断努力,多做项目,顺利的通过了ZLCE二级、三级。

    2007年,向振华从贵阳公司回成都公司后搞了几次拓展训练,我也参与其中。那时成都公司已初成规模,一个公司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公司文化和团队建设的支撑,对于我来说,原本内向的性格,通过不断的训练,也变得更加自信!

    在成都公司4年,一晃就过,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有了不小的收获。

总部的工作经历

    2009年9月份,石棉县医院项目结束不久,基于公司的需要和个人发展意愿,在向振华的协调下,我被调到了重庆总部大客户部。因为那时年龄也不小了,有新的社会压力和责任在逐渐向我袭来,公司提供了这种平台,我非常乐意去挑战。

    总部对工作要求更有计划性,同时更加严谨和规范。我主要负责对外项目的支持,主要跟着向振华工作。向振华是一位做事很尽责,要求很高的人,在他下面工作,必须打起12分精神。他对我的影响也很大的,从内心深处我很感激他。

    到总部后我的工作角色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以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现在需要同时兼顾几个项目和底下一帮兄弟。面对全国性用户,对我个人及这个团队能力要求更高!

    从2009年9月—2012财年,这期间让我有了走南闯北的机会,但是也面临不少压力。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做实施那段时间,体会到南北文化差异,沟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领略了东北零下20多度的严寒天气。截止2012财年,我完成了吉林市中心医院、清华大学校医院、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宝信项目、山东金乡县医院等项目实施支持。主导了几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系统升级,以及负责总部直管几家用户的售后工作。

    经过这些项目的历练,我的项目管理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并在2011年6月配合部门顺利完成中联项目管理培训一期班培训工作。

    到2012财年,因新产品推广的需要,我们部门进行了重构,我负责的实施项目被归到了重庆公司。7月底的一天,刘剑找到我,说广东公司服务部经理离职了,正在内部招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去广东公司发展,并简单跟我介绍了一下那边的情况。当时我已经结婚,并在重庆买了房,年龄也不小了,本应该在一个稳定的地方呆着,但是我还是决定再闯一闯。每次的辗转都离不开老婆的支持,当然这次也不例外,老婆听了我的想法后,刚开始还是犹豫,毕竟是个大迁移,但最终还是继续支持我!

    后来,傅航找到我,跟我详细介绍了广东公司的情况,我也提了不少问题,他都进行了一一的解答。新财年他也被任命做广东公司经营顾问,他是我们的前辈,在武汉也闯下了一片天空,很有发言权。秦明也为我打气,只要决定去,那就好好干,干不好,大不了回来,重庆公司依然欢迎你。

踏上广东的征程

    就这样,2012年8月底,我踏上了广东的新征程,告别熟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来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东莞。

    来到广东公司,本身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怎么融入一个新的团队,并引领他们往前走是摆在我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些兄弟毕竟不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既来之则安之,一步步来吧,先从团队建设、实施规范等入手。虽然刚开始遇到不少困难,但是都本着以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慢慢的,新的实施规范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已初见成效。

    广东公司的第一年对我来说,基本上是在给自己找到一种感觉,目前主要骨干团队已形成,并趋于稳定,但广东公司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我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大家转变意识,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广东公司一定能迎来美好的未来!

异乡人在中联

    身在异乡的中联人,有说不出的滋味,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难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多数人按时下班跟家人团聚时,异乡人只能打个电话问候家人两句,父母年老了,无力在身边照顾,实属一种无奈;说容易的是,这么多年,熬一熬,忍一忍,坚持坚持,也过来了。古人云:“忠孝两难全”,现在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人生每一次选择,有失必有得,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踏上了新的台阶,每上一个台阶,都有新的目标和责任。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放手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