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前一篇文章后一篇文章
特别策划→一位"高富帅"项目经理的反思日志




 一位"高富帅"项目经理的反思日志

(节选)
 

    
    ZWT坚持了半年并且还在持续坚持的每日反省展示了他内心真实的一面,他在日志中真诚的面对自己、剖析自己、勇于否定自己、批判自己。他的“卑微的自尊心”已成为自嘲的名言。

     工作即修行,格物以致知。ZWT正努力提升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思考事情的本质,不断卸掉内心的包袱,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努力让自己的行为与认识保持一致。从“知行合一”中寻找生活和工作的幸福。

——许琳


 


 

为什么和L的沟通,我从心底觉得信心不足

    我们敏捷由于比较特殊的原因,上月底才开始整理个人的年度目标,本来我这边只是负责开发组的个人年度目标整理,但是中途由于L(目前的测试组负责人)的个人工作风格问题(作风比较强悍、反映速度也比较快),做出来的个人年度目标维度混乱,也不够细化,于是llg让我帮助L一起来制定个人年度目标,我以为没得撒子问题,但是和L交流过几次以后,我觉得事情的推进的并不顺利,最明显的是,我不能表现出平日中沟通的自信,甚至指出她错误,我都要再三思量。

    1、我的心中是否觉得,别人会认为我越权了,管了不该管的事,但是这个事情和整个部门绩效相关,我想负起责任,但是确底气不足,应该是我考虑的事情太多,不够单纯?

    2、我的思路是不是不够清晰,导致在她较快的反映面前,不能很清晰理清自己要说的话?记得《活法》里面有句话,想不清楚的事情,都做不成功。是不是应征了我这种情况?

    3、我有必要锻炼自己的反映能力么?


 -------------------------------------------------------

今天的工作比较混乱

    今天原本规划了好几件事情,时间也大致分配了,但是由于中间重庆二院,出了一个紧急的问题,一般性的紧急问题也就罢了,恰恰这个紧急问题,由于之前员工的离职,没有人了解这个模块,只能我上,在处理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只能按照大致的思路进行排查,由于问题涉及到逻辑确实比较复杂,弄了很久还不能确定问题的位置,心中有点乱想:

    一则是这个人员的离职与我其实还是有些关系,没有很好的关心和了解他的业绩,帮助辅导的方式和他的个人特点也不相符,导致在较长的时间内成长不够迅速,最后离开了敏捷。其实在带人的方面,我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今带了两个新人,在内心深处还是具有点阴影。

    二则个人的安排被打乱了,心里就有点不舒服,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计划方面有点完美主义倾向,计划被打乱,心中会有波澜,严重的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不知道其他两位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

    最后我思维是不是太发散了,太纠结于细节了?

 -------------------------------------------------------
 

由XY发生的更新的《华为基本法》想到的

    我平日里觉得自己的思维方式还是比较不墨守成规的,但是今天我的感受有点不一样,我在昨天下了一份《华为基本法》,是19978月的版本,当时下到的时候,心里稍稍想了一下,还有没有更新的版本,结果自己心里随即给出了答案,华为这么牛逼的公司,一部基本法肯定可以管很多年,应该不会有新的了吧,结果就下了还打印了。结果xy今天发了一份更新的《基本法》出来,我又震撼了一下,让我发现了我身上的几个问题。

    1、对权威有较严重的著相,有碍于自己去发现,去获取属于自己的认知。

    2、有不切实际的的臆想和判断,周六在讨论《基本法》时,ht说道基本法有些比较抽象和晦涩的词句,他都弄的不太懂,我就立刻联想到了,这必然是一份有着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文件,这种观念立即成为了第一印象,而不是自己的第一认知,这非常容易造成以偏概全。

    3、在思维层次较浅时,就能做出判断和决策,其实稍稍深想一下,就能想到美国宪法还改过几次呢,基本法为什么不能改,事物和世界都是变化的,什么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明显不是一个决策者应具有品质。

    4、不够关心小组成员,自己下了,没有发给组内的其他人,rxlzzw对不起,下次我请你们吃饭。

 -------------------------------------------------------

计划应该想多远

    在《活法》里面,稻盛先生提到了事前想清楚的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的,最近一直在揣摩这句话。

    这主要是由于自己之前计划一直做的不太好,中途老是有偏差,推迟是时常有的事情,于是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反问了自己,是不是在计划的时候把会出现的情况都想清楚了,我感觉自己应该是没有做到的。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自己是趋向于乐观,把很多事情不自觉的,就会按照非常顺利的状态进行假设,中途出现的问题自然就比较多,我就想,是不是我的内心的最深处里是比较排斥变化失败这种异常的事例,有点完美主义倾向,对于计划可能会带来的变化,排斥性不去考虑,自然就在制定计划时,就想不全面。

    经常这样剖析自己,越来越发现,真实的我,似乎和我日常标榜的自己,完全不同,应该慢慢接受另一个自己了。

 ------------------------------------------------------- 

镜子、镜子告诉我,我还缺少些什么!

    我之前在和大家交流沟通的时候说过,我这个人不是非常敏感,对自己的缺点也是这样,所以我需要一面镜子,来时时提醒自己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就像跳舞的需要一面大镜子来纠正自己的姿势和表情一样。

    今天在月度的会议上,zzw作为评委给我提了意见,之前没有人提到过的,“zwt在演讲的时候,晃来晃去有些让人不太舒服。我之前确实没有留意自己的这个缺点,随即在散会时,抓住了一起开会的llg问了一下,我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毛病,他说有,而且有时讲话还有点跳,好吧,这个缺点我之前也没注意过,我越来越举得真的应该接受任rxl的建议,把自己的演讲过程录下来,然后回头来自己看,那个摄像头眼中的,必然和我内心中的我不一样。那样会把自己对自己的最后一点幻想撕破掉,也许那才是新的成长的开始。

    当然,以镜子可能比较初级的手段,能最终以为镜时,时时能准确的认知自己,客观的评判自己,哪怕才是我最终要追求的。

 -------------------------------------------------------

dzz给我的惊喜

    前段时间花了不少的精力在开发组人员的年度目标制定上,中间反复修改很多次,以为相对比较完善了,但是中间llg把这个东西发给了dzz提意见,事前我认为已经提不出很多的意见了,但是dzz的回复给了我惊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可以看出dzz非常用心的去看待这个事情,这让我对dzz的看法大为改观,虽然还没来得及去问为什么对这个事情如此的上心,但是我确确实实觉得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品质,对一个人的认知不应该片面,和停留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因为在之前我从来没有发现dzz如此的犀利和开放。

    其实我记得我在ht面前说过我每次希望出现在他面前都是全新的我。也就是说我不希望ht对我有其他的成见,但是我却对其他人有着或多或少的成见。我反思我内心有着固守成见的倾向,有时甚至表现出了稍稍的固执,我在人格的亲和力上会有不小的损失。我应该列出我周围人的一个形象列表,通过观察予以确认,并以此来不断的否定自己,让自己进步。

 -------------------------------------------------------

从L身上看到了之前的部分自己

    前段时间,帮助L制定年度目标,她在业务目标方面例举了一些不算具体的工作目标,关键是她在个人改进一栏中,几乎没有填写什么内容,一开始我以为是她忘记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她确实没有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确实让人比较郁闷。和llg沟通后,llg出了个主意,把我们提升班刚开始填的能力素质评估表给了她一份,让她认真的填一下,中间经过三次来回后,今天我们三个一起,按照ht和我们一起能力素质考评的方式,和lkj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这是我第一次和L一起进行深度的沟通,确实发现了不少L内心深处的东西,她对自己的职责有明确的界线,什么是我的责任、什么不是我的责任;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时候都是在寻找他人的原因、客观的原因、与他人协作的时候,因此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次对lkj内心深处的集中梳理,很多问题未必能发现,相信对lkj应该也会有不少的启发。

    其实在梳理他人的过程中,我隐隐的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同样对自己的边界有着强烈的意识,和其他人的配合较少,和llg的配合也不好,我内心深层原因或是比L要阴暗一些,有很多自我保护的意味,不敢去正视内心的需求和欲望,因为那会打破内心宁静的幻像。现在看来,哪些之前自己禁忌的东西,不论伪装的多么合理,却经不起理性的推敲,我能否和lkj去分享这些内心的历程,让她不去给自己设置过多的限制呢,我做得到么?
 -------------------------------------------------------

一次只能选择一个

    终于轮到我做我自己的年度目标了,我先是把能想到的业务事情和能力提升的目标统统的都列了上去,也确实化了不少的时间,看上去确实丰满和翔实,于是拿去给dzz参谋一下,dzz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最让我感触的是,他说我列的目标太多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又想搞技术、又想抓管理,我随即把目标过了一遍,不说不觉得,一说还真是。

    精心设计的目标,确实不经意间暴露了我内心的冲动,又想成为产品架构师,又想当好开发组的管理负责人,但是人的精力确实是有限的,尤其是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我能做好的事情又有多少,从我目前的工作成绩上来看,我在资质上应该是个平庸的人,凭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将多个角色统一在一起。哎,又犯了幼稚病了。

接下来,就是把可以分出去的技术目标,统统分给其他人,自己仅仅保留了管理相关的任务,确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一段时间内做好一件事情已经非常不容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简单的常识和道理,慢慢融入到我的潜意识中,成为我的第一反应呢?

 -------------------------------------------------------

内心中的对手

    之前说过自己需要标杆,需要镜子。这段时间以来,由于公司的培训活动很多,中间有很多虚拟的竞争环节,想在其中胜出,就必须做的比其他人好,但是你不可能每次都去刺探他人的军情,知道别人做的怎么样。在不了解别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自己优势,那怎么办呢?

    现在回想起来,成绩比较好的培训,比如之前的项目管理培训,我们敏捷的杰出人才队获得了总分第1名,应该还是很有原因,那就是项目经理llg,在无形中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对手,在我们做作业或是做方案的时候,不断的提醒我们,别人有可能做的更好,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尽量把遗漏和不完整的点找出来,加以改进,心中一直在想着一个虚拟的对手,他和你一样聪明、但是更细心,更有耐力,他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出彩,无形中就会有种压力,付出更多的精力,更加用心去把事情做好,因为我们比他们的硬件条件不过,就只能比他们更用心。

    说到最后,这个内心中的对手是否,很像一个更加完善的自己,时时鞭策自己,你比不过他,只能比他更用心,别无他法。

 -------------------------------------------------------

我是一个尊重规则的人吗?

    今天,lh在统计我们的每日反思的践行情况,星期五的时候,没有写,因为和老婆去逛街了,逛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的时候,虽然想起来了,但是由于实在是太累了,就想着过两天补上就行了。结果星期六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忙来忙去搞忘了。星期天时候才把反思给补上了,心里想着应该没事,反思可是实打实,真心实意的啊,补上就行了嘛。

    可是规则这个东西,我把它放在哪里了,最后不得不接受处罚。回想起平日的工作中,我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执行者,有的时候,有些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会真的会把具体的规则,放在心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呢,我分析了一下,应该就是一种小作坊的心理在作怪,认为自己可以比较好的把握事情的本质,一些具体的小规则不能成为我的牵绊。从每日反省这件事情来看,我在内心的深处,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只要我用心的去反思了,一些具体的执行规则就不需要去太在意了。

    我是否能够做到规则面前无小事呢,之前说过的我太过温和、不够强硬、原则性没有llg强,威信不够高,是不是这也是原因之一,是我不尊重规则的后果,我又怎么能严格的要求别人执行。

    其实好好的想一下,一个事情要做好,除了前期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外,执行的力度才是把事情不变样的执行下去的关键保证,有的时候就需要去认死理,对规则有基本的尊重。管理的力度总是在组织中趋于被淡化的,需要强有力人,去维护它。